Search

到底該不該驗抗體? Part II

政府最近大動作的「禁止」自費驗抗體
  • Share this:

到底該不該驗抗體? Part II

政府最近大動作的「禁止」自費驗抗體
這實在是有點奇妙。檢驗又不會傷害一個人,又不是吃藥或開刀。
再說自費,又不排擠健保資源。
奇怪?我不是很明白背後的道理。

不過,這個論述讓上層去談吧。
我只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看到的論文與研究報告

1. 以AZ疫苗來說,有趣的事情是即便中和抗體為零。保護力依舊不是零。(莫德納也是)

下面這段是莫得那的研究:
At 4 months post 2nd dose, mRNA-1273 vaccine efficacy against symptomatic, laboratory-confirmed COVID-19 was 50.8% (95% CI -51.2%-83.0%), 90.7% (86.7%-93.6%), or 96.1% (94.0%-97.8%) when calibrated ID50 titers were undetectable, 100, or 1,000, respectively.

Gilbert et al. medRxiv (August 12, 2021).

因為疫苗的保護力不僅僅來自抗體,還有很多的免疫機轉

以莫德納來說。即便calibrated ID50為陰性(這是一種中和抗體檢驗方式),保護力都大概還有 50%。猛猛的。

2. 但是,大家都同意的是:以同一隻疫苗來說,抗體越高,保護力就會越高。幾乎所有的疫苗都是這樣。

3. 所有的疫苗都有不反應者。以大家最熟悉的B肝來說,大概就有 5-10% 的人,抗體是打不出來的。打了三劑依舊出不來。

4. 美國有針對高風險族群(例如:癌症患者、免疫抑制劑使用者等等)做抗體監控,並且執行研究計畫。

Randomized trial of a third dose of mRNA-1273 vaccine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
Hall et al. NEJM (August 11, 2021).

也有追加第三劑的計畫與行動。

但我想不只美國啦,各國應該都在做。
太多我們還需要知道的事情了。

5. 新冠疫苗是很新的疫苗。我們對他的了解還是遠遠不足。
我覺得我們還是都要謙卑一些。

多檢驗,多監測,我認為是好事。
就像我就是持續監測自己跟同仁打完疫苗的抗體

目前全部的同仁,雙AZ後的抗體表現都很不錯。
可以保護自己、家人、與診所的患者。
不過我自己跟兩個月前比,已經開始有點在掉了。但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。

(這是個人的研究計畫啊,暫不對外開放,要等指揮中心准許)

以上只是個人小小讀書與研究心得,跟大家分享。
僅代表個人經驗。
我也不是什麼疫苗專家。只是一個小小的診所醫師。
懇請各位媒體捧有,不要轉載,不要上報導喔。
感謝感謝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是個屬於親子,屬於旅行,屬於飛行愛好者的園地 讓我們來談健康,談親子,談教育,談生活,談旅行
View all posts